IMG_6565.JPG  

轉自「尋情歷險記」導演吳汰紝裡臉書對《青春啦啦隊》真摯動人的描述

 

暮色中的後作用力:青春啦啦隊     文/汰紝

 

   青春啦啦隊談的是一群老人組成的啦啦隊獲得去世運為國手們加油的機會,而在觀眾席上,這群老人又有自己的啦啦隊,許多兒子女兒孫子,都一起來為老人們加油,這群七八十歲的老先生老太太,到了這個年紀,都非常樂天的過一天賺一天,這是當生命該經歷的都經歷了,而死亡就在眼前時,這壓力反而給人一股生命的推力。看完以後,讓人對老年生活,不再感到可怕,反而會開始想像,以後老了我還可以做什麼。

 

   青春啦啦隊是楊力州學長最新作品,我認為是學長從「奇蹟的夏天」、「征服北極」、「被遺忘的時光」等至今最為純熟的作品,人物關係與背景闡述的非常的細緻,而其中的幽默與這群八十幾歲老啦啦隊員們的熱血,讓這部影片散發著明亮的光彩。

 

   在觀看這部影片的試片時,好幾次我都在想,如果是我來拍攝這個題材,我有辦法拍得這樣好嗎?我對力州學長的導演功力非常佩服。老人們談自己年輕時曾經參與的戰爭,以及祖父是著名清朝大臣丁日昌,這些雖然只是輕描淡寫,但因為這些細節,我們知道台灣過去這些血淚歷史也隨著這些輕描淡寫印在這些人的生命中。而其中有好幾段老人們整齊劃一跳舞的橋段,可以感覺到是老人們配合導演鏡頭的演出,但我很感動這樣的關係,可以想像在現場,這些可愛的人們怎麼樣為了支持這部影片而賣力跳舞著,我幾乎可以感覺到南台灣的汗水與溫度,但與其說支持這部影片,更可以說因為導演與這些主角們確實是建立了某種程度的美好關係。

 

    我一直認為觀看紀錄片有一個很獨特的地方,那就是導演與主角的關係,也是紀錄片美學的一部分,不同的關係成就不同的影片調性。

 

    而影片中也大大方方的告訴觀眾,製作團隊去協調這啦啦隊去世運表演的機會,最終他們有了這畢生難得的舞台,這代表了幾件事:1.這在影片的高潮迭起上,製造了令人期待且熱血的高潮。2.賦予主角們在真實生命中,更熱烈的動機,為令人振奮且榮譽的目標而準備,更為活力四射,同時也符合影片的母題:人老心不老,只是缺一個舞台,給他們一個舞台,他們就會發光。3.製片團隊為了影片的精采,協調世運表演的機會,其付出的心力與資源的串連,不是一般人作得到,第一,不是所有導演膽敢想像有這樣的幾乎”幻想式”的要求,不是所有製片願意去努力導演這樣的要求,可以想像這要排除多少的困難才做得到。

 

    就我所知,這部影片去年已經在一些地方有巡迴,至今終於推上院線,雖然力州學長已經是上戲院非常有經驗的導演,但任何一部精采無比的紀錄片要進入商業體系中呈現到觀眾眼前,其中的要解決的困難,做過了以後你就知道痛苦。

 

    而青春啦啦隊,是一部對我而言幾乎完美的作品,其完美在於,影片主題與宣傳美好結合,導演說很多朋友都跟他說過這部影片具備許多商業賣座的元素,我完全同意,而且為這點致上最高敬意,這部影片非常好看,每五分鐘就讓你發出會心的一笑,而到了某些時刻又令人忍不住落淚,如果我們把以上幾點稱之為商業賣座的幾個觀察點,很少紀錄片做得到這點,而青春啦啦隊做到了。

 

    最後,紀錄片有一個社會意義,應該被提出來,一個社會群體中,某階層或某群人的努力應該被示意,他們為我們所付出的,我們無以回報,但最大的回報就是讓人們知道:我們了解他們所做的一切且感謝他們的付出。而這示意,有什麼比紀錄片更為適合呢?

 

    青春啦啦隊,是對台灣老人們最大的示意,也是一個導演能夠送給未來世界的最美好的禮物,向所有遲暮之年的老爺爺老婆婆們,他們的奮鬥他們的生命韌性,至上最高的敬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nga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