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青春啦啦隊】劇照 紀錄片是種持續提醒觀眾去關心某些議題,或是從影片中表現自身理念的創作,透過紀錄片的呈現,或許總有幾分戲劇性,但是也正好符合了所謂「人生如戲」的形容,畢竟再怎麼樣具有戲劇性,紀錄片裡出現的人物和情節,都是活生生曾經存在於真實生活中的。

 

 楊力州導演持續以紀錄片的形式去關心某些議題或是呈現社會的多種面貌,進而傳達理念,像【奇蹟的夏天】和【征服北極】,描述的都是一段追尋夢想的經過,而導演也以老人為題,拍攝了幾部紀錄片,包括【水蜜桃阿嬤】、【青春啦啦隊】和【被遺忘的時光】等。其中【青春啦啦隊】記錄的是一群年邁的阿公阿嬤們,在所剩的有限歲月中盡情揮灑活力的故事,他們為生命留下美好回憶的方式和一般人也不太一樣,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有一群阿公阿嬤在辛勤地練著舞步,排列隊形,這些人就是紀錄片的主角。

 

 和一般對老年人的印象不同,這裡有許多年過半百,甚至已過古稀之年的阿公阿嬤們,正活蹦亂跳的踏著步,教練素蘭老師把分解動作和隊形一一講解給這些腦袋跟不上動作的隊員們,這些人並不服老,覺得自己其實並不輸給年輕人,正因為還能動,所以他們嘗試用看在觀眾眼裡更驚奇的方式去表演,也就是啦啦隊,更令人佩服的是,他們還大舉招兵買馬,目的是要前進七月舉辦的「高雄世界運動會」,用他們的表演,帶給觀眾青春和活力。

 

 

【青春啦啦隊】劇照 這部電影紀錄的,是啦啦隊從一開始到成功在世運舞台上表演的歷程,從一開始練習時,許多人不知所措,跟不上拍子,忘記自己在變換隊形時應該站哪個位置,到最後在炎熱的高雄世運會場,頂著烈日揮灑汗水,以及在體育館裡表演的時候,讓全場觀眾和選手感受到他們的活力,跟著拍手聲援他們,這些記錄過程看來好熱血也好青春,實在難以想像這些爺爺奶奶們也能活躍到這種程度。

 

 忘記是從哪裡聽過一種說法:人的一生是一種從最初慢慢成長,在慢慢回到最初的過程。對於老人來說,經歷了長久的人生歷練和風雨過後,反而還會回到最簡樸的人生和生活,看開了,事情就單純了,很多事情就不在意了。在電影裡面,就看到很多爺爺奶奶,他們能單純為某些事情開心,他們或許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但他們很多時候選擇不去談論這些,而透過專注於某些事情,讓自己的生命活得精采又快樂,有時候選擇與那些好的、不好的和平共處,日子也能還算過得下去。

 

 所以,片中我們看到了幾位被特別紀錄的阿公阿嬤們,他們各自曾經歷過不同的人生,但是我們在他們的臉上,導演的鏡頭下,很多時候看到的是笑容,他們的積極和正向的態度令人感到佩服,而可愛的個性也在觀影的途中每每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如民國38年來台灣只是旅遊,卻再也沒能回到大陸去的刑莊老奶奶,人老心不老,88歲還是活蹦亂跳,別人總說他會活到300歲;又如「稍微年輕」一點的86歲丁爺爺,身為我們都曾在歷史課本上都讀過福州巡撫丁日昌後代,這來頭卻被他一句「富不過三代」帶過,雖然丁爺爺看來是我們形象中那種愛講道理的老爺爺,但是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又有條理,嚴肅的面貌反而讓人在看電影的時候被這種反差逗得哈哈大笑。

 

【青春啦啦隊】劇照 當然在紀錄片中,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當然也有拍攝途中遭遇團員經歷生離死別的場面,這種人生必經的旅程,沒有人能抗拒,讓整部片還是留下了一些遺憾和感傷,但是,導演並沒有讓整部片因為這些事件而讓整部影片時的感覺像是蒙上低氣壓般,相反的,導演也透過許多橋段的設計,讓觀賞電影的情緒還是令人感到溫馨且感動的。

 

 【青春啦啦隊】透過詼諧輕鬆的方式去講述一段年邁長者的青春之旅,我們看到了他們在人生中不服輸,不服老的奮鬥精神,在這場有歡笑有淚水的故事中,觀眾能夠很盡興地享受這段觀賞影片的過程。自己對於片中一些橋段,感覺好像是經過設計般地有些刻意;例如丁爺爺的「每日一成語」單元,或是安排世運健美選手去給爺奶們示範姿勢,讓奶奶們興奮像回到18歲的嬌羞少女這段,戲院全場真的是用笑翻去形容…

 

 但無庸置疑的是,這些阿公阿嬤們的反應、想法和生活點滴都是真實的,最後的成果是用汗水和淚水打造出來的;而片中如美子奶奶罹患腫瘤,仍不放棄的奮戰到最後一刻的精神,也是真的,這些畫面,也讓整部電影充滿著生命力的表現,看到片中這些阿公阿嬤的表現,或許也會讓人想嘗試去做一些事情也說不定,因為不管想要做什麼事情,永遠不嫌時間太晚,只怕你沒有去做!

 

【轉自部落客 Ruke】

younga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沒有想過,當自己到了退休年齡後,是會整天無所事事,待在家中的沙發上做馬鈴薯,還是要重燃起對生命的熱情,在自己晚年時,再發光發熱一次?(我指的馬鈴薯,不是真的去做馬鈴薯來吃啦,別誤會了)

IMG_5711.jpg
千萬不要因為退休後整天沒事,就看看電視,和鄰居聊聊八卦,整天閒在那裡,反觀這部記錄片中的老人家們,其實大多數人的身體已不似年青人般靈活了,孫子們也都長大了,還有當了“阿祖”的祖字輩人物,但是,替自己找一個活動,給自己找一個興趣,人想要好好的活,就要快樂的動,看著老人家蹦蹦跳跳真的很開心。

cheerleading_02.jpg

但是,人一旦有生,就有死,年紀大的人,走到這一步,只是遲早的事,就像記錄片中的美子,終於因為身體出了狀況,沒法再繼續跳自己喜愛的日本舞及啦啦隊,充滿遺憾的她,和隊員們通電話時,心心念念的,也是誰替代了她的位置,而在片中不斷的穿插著“成語小故事”的老爺爺,載著口罩出現時,老師問他還好嗎?身體不舒服要說出來喔,老爺爺不停的說沒問題,但是老師彷彿知道他在想什麼,就說,這個位子就是你的,我們不會找人替補,你不舒服要講喔~也似乎點出了,這些老人家生活重心,全在這個啦啦隊上。

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_SySZsJqoBwQ/TbuzJ6nBoyI/AAAAAAAAF6g/R1caj6fIpHM/s400/20110425b.jpg

台灣的記錄片,最強的,就是故事性十足,而且極有戲劇張力,雖然是記錄這些老爺爺老奶奶的活動,但是仍然有點八點檔灑狗血的feel~不論是在剪接、配樂、場景的銜接、人物表情的拿捏,總是能夠牽動觀眾的心,這簡直比八點檔還好看。



既然要跳啦啦隊,女性就要穿上小短裙,男性就要露肌肉,老奶奶們穿了小短裙,從背後看很難看出她們已經是奶奶輩了,但是老爺爺們的肌肉怎麼辦?就算露出來,也只有團結的一大塊肉,這時候就要借助一些小道具了,女性可以穿絲襪,那麼,男性就要穿“魔鬼筋肉人裝”,果然一穿起來,笑果十足~


在表演場中,真的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配合上了音樂及熱力四射的勁舞,真讓人懷疑,他們真的都有六十歲了嗎?年紀最大的老奶奶,拍攝當時八十八歲,仍然像個小孩子一樣,跳來跳去,攝影機在練習結束時跟著她邊拍邊走,老奶奶健步如飛,完全不顯老態,真希望自己到了她那個年紀,還能如此健康。


這些老人家除了這些活動之外,家人的互動也很重要,孩子們知道,這個表演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紛紛請假到現場,做啦啦隊的小啦啦隊,呵~原來有了這些家人的打氣,難怪這些老人家都能這麼快樂這麼靈活,到了片尾,這群啦啦隊員完成了這個表演,之後呢?就結束了嗎?當然沒有,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街舞,是的,是比啦啦隊更難、更需要體力,要更靈活的街舞,這~真是讓人好期待啊!!
 

younga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馬獎導演楊力州新作品《青春啦啦隊》備受矚目。(記者朱家彥/攝)

記者盧怡秀/專訪

金馬獎導演楊力州在《被遺忘的時光》創下高票房後,讓人見識到他拍紀錄片所能觸人心弦的功力,而後他又拍攝了一部讓人又笑又淚的歡樂新作《青春啦啦隊》,從畢業後就開始紀錄片拍攝的他,坦言最愛鏡頭下那每一個真實的畫面,不過楊力州不諱言,直說「有一天我會停止拍攝紀錄片,因為我肩上背負了太多故事。」

有了13%《被遺忘的時光》 就應該要有87%的《青春啦啦隊》

楊力州拍攝了《被遺忘的時光》賺人熱淚,但他本意是希望能夠讓外界注意到台灣目前的老人族群所面臨的問題,不過他坦言「有了13%的失智老人,就應該呈現另外87%健康老人的生活,如此才能全面的呈現整個老人族群目前的狀況。」

《青春啦啦隊》的產生在於一次一位同事拿了光碟給楊力州,當他看見影片中那一個「長青學苑」中的純樸比賽內容時,他注意到有幾位得獎者都是跳著美式啦啦隊的老人家,讓他決定要南下高雄拍攝這群充滿活力、跳著啦啦隊的希望種子。

▼楊力州認為也要拍出健康的《青春啦啦隊》,才能呈現全面的老人族群狀況。(記者朱家彥/攝影)


拍過無數紀錄片,這是一支比起《被遺忘的時光》截然不同的紀錄片,楊力州笑說「在鏡頭前的老爺爺、老奶奶都會想要刻意的去表現最好,我真的很怕他們身體會負荷不起!」只是拍紀錄片最需要的真實感,哪能刻意演出,但楊力州透露「那肯定是個要磨合的過程,但當這群老人家在鏡頭前越久,他們給你的反而更真了。」

資金是拍片最大問題 楊力州卻願將所得全捐公益

畢業後幾乎拍的都是紀錄片,不過資金一向都讓楊力州傷透腦筋,但他從不借貸拍攝,他直言「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我擔心抵押借錢讓生活變困頓後會失去熱情。」不過這回他拍攝的《青春啦啦隊》,票房所得卻是全都捐給「聯合勸募協會。」

楊力州不論是拍攝《被遺忘的時光》或是《青春啦啦隊》,拍攝資金或是而後的宣傳成本都是壓力之一,但他笑說「有時候老爸都會默默拿支票到辦公室贊助,他很支持我。」

這回能夠將《青春啦啦隊》推上院線,公益團體「聯合勸募協會」必然是幕後重要推手,有了《被遺忘的時光》高票房的經驗,這次的《青春啦啦隊》還沒上映就佳評如潮,許多影人更是像楊力州保證「這部片有商業片的潛力,會賣!」但他依舊擔心,逢人便問「看過了嗎?您覺得如何?」楊力州不諱言,直呼「上一部《被遺忘的時光》本來就沒想過會賣座,結果賣得很好很驚喜;這一次大家都跟我說肯定賣,反而會有點擔心起來。」

▼楊力州願將《青春啦啦隊》所有所得捐做公益。(記者朱家彥/攝影)


《青春啦啦隊》所得都將捐給公益,楊力州笑說「有一個朋友私底下問我,『欸,如果這部片破億,你真的還要捐給聯合勸募喔?』」但他答案十分肯定,楊力州認為這部紀錄片是一場小革命,「改變外界對老人的刻板印象、對老人的形容詞。」

拍攝《青春啦啦隊》,紀錄老人家鏡頭底下最真的那一刻,不過楊力州相當仔細確認每一個細節,他透露「做後製剪輯時,每一個阿公、阿嬤的一舉一動,我們通通都打電話確認,確定每個秘密、每個細節可以露出。」他本來以為老人家會有更多枷鎖,但最後卻都意外的相當順暢,就是一聲OK!

《水蜜桃阿嬤》引發爭議 楊力州:有天我會停止拍攝紀錄片

楊力州拍過多部知名紀錄片,從《奇蹟的夏天》到《水蜜桃阿嬤》再到《征服北極》、《被遺忘的時光》直至最新的《青春啦啦隊》,每一部紀錄片都讓他難分難捨,「拍紀錄片就是無法割捨每一段故事。」

紀錄片鏡頭底下的人物不是演員而是自我,那種真實感是楊力州很喜愛的,他更認為紀錄一個真實能夠影響社會。楊力州語重心長地訴說「每一次拍攝,我都告訴自己『這是我最後一部紀錄片了。』但往往卻都無法真正放下。」

直到《水蜜桃阿嬤》從社會高度關注,但最後引發的募款爭議,讓楊力州第一次感到如此挫折,他坦言「那一次真的讓我想放棄拍紀錄片!」風波造成後,他暫時停止拍攝紀錄片,接了幾支洗髮精廣告,楊力州心想「幹嘛拍紀錄片?拍廣告作業時間短、資金又夠,何不拍這個賺錢?」

▼楊力州不諱言有天他將會停止拍攝紀錄片。(記者朱家彥/攝影)


楊力州始終無法放棄紀錄片,他放不下每一段他拍攝經歷的故事,但他直言「有一天我會停止拍攝,不是沒有故事了,而是我肩上背負太多人的故事。」那種內心承受的壓力是需要暫緩的,假使有一天他停止拍攝紀錄片,楊力州決定要開一家漫畫店,「從小到大,我的包包裡都放一本漫畫說,以前好羨慕漫畫店老闆都有看不完的漫畫!」

紀錄片對於楊力州而言不僅僅是工作,更像是他的生活,一種需要觀察與必然參與的過程,每一回拍不同的故事,他就進入那段故事旅程中,他曾經為了拍消防員紀錄片,乾脆租小房間在消防局旁、衝出去幫忙救火時才發現沒帶攝影機的過程,想起來雖然爆笑卻充滿回憶;《青春啦啦隊》鏡頭下的每一位阿公、阿嬤都有家人替他們加油打氣,但對楊力州而言,這些老人家就是他拍攝紀錄片最大的啦啦隊!

「一個人的生命中,可能只有2種身分;我拍紀錄片,卻可以擁有過20種身分」-楊力州   

                       

younga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步一腳印】熱情奔放啦啦隊 與年輕人並駕齊驅

          記者:王德愷      攝影:林煌賓    報導   

       

 

嚴謹與浪漫可以在同一個男人身上出現,憲兵出身的丁爺爺,每到練習空檔,都會彎腰把地上的紙屑檢乾淨,在軍隊,長官說的要迅速確實做到,現在70多歲,丁爺爺依然一絲不苟,勤儉刻苦,出來運動時背著女兒送的包。  

  

啦啦隊成員丁天驊:「這個熱茶,我喜歡喝熱茶,自己煮了水餃,這水餃我就多帶一點,我現在在運動場裡面,我不喝水,可以說就是在當兵的時候所養成的習慣。」

 

導演楊力州拍紀錄片,丁爺爺是主角之一,楊力州也知道,拍紀錄片不餓死就很好。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我拍紀錄片這麼多年,我好累,每次都想要去提出一個議題、一個想法,希望這個社會能夠變得更好一點,我需不需要再這樣繼續,提出這麼多的故事,對這個社會產生、試圖產生這麼多的對話,還是我根本就在做一件一個笨蛋在做的事。」

 

啦啦隊教練林素蘭:「1、2、3、4,快快慢慢,1、2、3、4,快快慢。」

 

這次楊力州選的題材又不被看好,但他的主角們比他還堅持,導演自己對銀髮族的刻板印象也被打破了。丁天驊:「有什麼任務需要出來表演,老師都是打個電話我就來了。今天對不起,因為助聽器電池臨時沒有電了,所以今天聽起來耳朵聽起來很不方便哪。」

  

孩子們很幸福,從小可以學才藝,丁爺爺是到了台灣安定了,接觸土風舞,才叫醒了身上喜歡藝術的細胞,現在丁爺爺堅持一週3次舞蹈課,還有迅速確實地做好每個動作。丁天驊:「因為一些動作都已經熟練了,所以現在在練習的時候,我大部分都是用眼睛來看的,用眼睛來看,用自己暗中來數拍子(做動作)。」

  

啦啦隊教練林素蘭:「他喜歡跳舞,就是喜歡到你把他扮成女裝,他也肯上場。」

 

丁天驊:「算起來是配合度非常好的一個老人家。」

  

堅持、嚴謹的丁爺爺,到了晚年也堅持勇敢嘗試,相信只要堅持,夢想就會實現,丁爺爺與銀髮啦啦隊夥伴們有一個夢,是熱舞表演,站上世界舞台。

  

阿公阿嬤們練習啦啦隊表演已經兩年,素蘭老師過了50歲,在爺爺奶奶眼中,也還是年輕小妹妹。林素蘭:「你要糾正他,你就直接跟他講,一般像我們的學員練起來,他們都可以接受,(動作)安全很重要,就因為我是覺得,老人家摔不得。因為我也是快要進入他們的行列之一的人了,因為年齡也快要夠了,可以跟他們當同學了。」

 

而導演楊力州在他的主角們眼中看來,更是個年輕人。楊力州:「隨著我們長大,不知不覺就把很多枷鎖往自己身上套上來,可是他們已經年過半百,年過70,他們慢慢的把身上的枷鎖一個一個拆下來,我覺得他們想抓住那個最後生命或最後青春的那個尾巴。」

 

所以楊力州把鏡頭接近這群啦啦隊員,記下他們互相作伴、共同努力的過程。丁天驊:「忽然在場裡面有很多人,很多攝影機跟著在那裡拍,我也,我也覺得有點奇怪,後來問老師,老師才說,有一個錄影的錄影公司到這裡來錄影啦。」

 

楊力州:「拍完了,結果第二天我們又去,他就很意外問我們說,你們怎麼還在,不是拍完了嗎?他們都把我們當孫子,當小孩去看 然後,每次丁爺爺啊,他都會一直這樣謝謝,然後他太禮貌、太客氣了。」

 

剛開始他以為丁爺爺只有寂寞與嚴肅,拍到後來,丁爺爺卻讓他刮目相看。楊力州:「會問他說,你為什麼要來跳啦啦隊?然後他就會跟我們說,因為我想跟年輕人並駕齊驅,然後就說完了。」

 

固定給晚輩寫信,想跟年輕人並駕齊驅,喜歡跳舞,就勤奮地去練習去嘗試。 楊力州:「這些老人家心裡面還是有非常不一樣的面向的。」

 

丁天驊:「參與這個舞蹈的時候,有一個自身參與的一份快樂。」

 

楊力州:「到底是我們覺得老人本來就應該安安靜靜地在家裡,含飴弄孫看電視,不需要舞台?還是我們根本就忘了,或(不)願意給他們舞台。

 

除了跳舞,丁爺爺的喜感終於也被發現,雖然也會像孩子一樣鬧點小脾氣,他們也像孩子一樣,對喜愛的事很認真,既然要擺出健美先生的姿勢,就真的請來健力選手指導。「青春啦啦隊」電影片段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怎麼會有人那個肌肉那麼大塊,然後包在那個衣服裡,然後我就看著那健美先生想說,怎麼找到那麼厲害的,我第一個念頭不是問他的背景,我反而問我的製片說(請)他會不會很貴。可是他太認真了,他突然就把衣服和褲子都脫掉。」

 

「青春啦啦隊」電影片段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我本來以為阿嬤會罵我,所以我記得,我才衝過去準備要阻止的時候,我後面就傳來了尖叫聲,原來70歲的阿嬤心裡面是有春天的。」

 

有了期待和目標,阿公阿嬤也更有活力,在旁邊紀錄他們的導演楊力州,也在拍片過程中成了新手爸爸,小女孩剛出生就住進加護病房,楊力州心情墜落谷底,回到高雄拍片,卻發現阿嬤為他的女兒炒了滿月油飯。「青春啦啦隊」電影片段紀錄片導演楊力州:「當我去拍洗髮精的廣告,我讓那模特兒甩一萬次頭髮,這個社會不會因為(美女)甩一萬次頭髮而有任何的改變。」

 

但是會因為窩心的感動而改變,貼心又有活力的阿公阿嬤,感動了年輕導演,楊力州希望記錄他們擁抱生命的熱情,改變或感動一些人。阿公阿嬤不知道表演能不能順利成功,楊力州也不知道片子會有怎樣的票房,他想找政府單位合作,對方卻只要求他免費燒幾片DVD去贈送。

 

楊力州:「當下我心都碎了,就覺得說我們幹嘛去,幹嘛去做這種事,還好這次我有一個非常棒的豐厚的羽翼,可以幫我們忙,就是聯合勸募。」

 

乾脆就把票房收入捐出去做公益吧,扔掉得失心也扔掉擔心,希望這部片能讓更多人看見,然後在心中有一點點改變。丁爺爺的兒子特別請假,要去看爸爸在世運會場上的表演。離開學校後,就沒有這樣團體表演過,阿公阿嬤們重溫很久以前,與同伴們一起努力的感覺。

 

楊力州:「老人才是我們的未來,因為我們都會變老,所以老是一個很重要,關於我們的一個關於未來該面對的事情。我覺得啊,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很多老伴,我一直覺得老伴喔,以前都覺得老伴,就是那個晚上睡覺睡在你旁邊的那個人,才叫老伴,我覺得不對的 ,我們要有30個老伴(朋友)才行。」  

 

不管幾歲,都需要朋友同伴,都需要讓你熱血沸騰的一些目標,也都需要有人為你加油,球賽結束,表演開始,全場喝采,外國選手看到又笑又叫,兒子在場邊為丁爺爺拍照紀錄。楊力州:「(丁爺爺)他就很激動,然後跑來我面前,跟我說,真的是很謝謝導演,讓他在年紀這麼大的時候,還有機會站上舞台,讓自己的故事去影響其他人,他的心情真的是「喜不自勝」啊,他又講了一次成語(笑)。」

 

有一大群老伴的阿公阿嬤,在國際運動場上讓人刮目相看,只要堅持,夢想就會實現。楊力州:「也希望這個(紀錄片)它能夠引起一點一點社會的小革命,關於對老人,不要再吝嗇於給老人舞台。」

 

相信一點點感動可以在心裡發芽,相信努力真的可以改變一些人的看法。林素蘭:「我是希望他們能夠永遠身體健康,能夠一直跳下去。」

 

【全文出處:TVBS新聞網】

younga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293.JPG  

 

記者:何宜信      攝影:徐克誠    高雄     報導 

 

不老騎士克服年紀以及病痛折磨,完成機車環島壯舉感動了許多人,現在高雄也出現了啦啦隊版的不老騎士,這群年紀最高90歲,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長輩,為了幫聯合勸募募款,花了1年多的時間拍攝紀錄片,不但意外受邀在世運表演,登上世界舞台,也重拾對生命的熱情,儘管紀錄片已經殺青,他們還要繼續跳下去。

 

  短裙辣妹拿起彩球,表演準備開始,看到了嗎,青春啦啦隊,全團都是資深帥哥美女,為了幫聯合勸募募款,拍攝紀錄片,40位平均70歲的長輩,全都「撩下去」,女生穿上窄裙,阿公們換上猛男裝,獻出幾十年來的第一次。

 

 

青春啦啦隊員李菊珍:「穿了以後看大家穿起來蠻有精神的,就覺得蠻好看的,衣服是到最後的時候,要脫下來的,像這樣。」記者:「猛男裝耶!」李菊珍:「對對對,猛男裝!」

 

 

85歲的鍾伯伯,雖然一身肌肉早就統一,不過仍不減熱情,還有紀錄片中,永遠站在最前頭的班長,張美香,62歲的她其實全團最幼齒,有她帶頭從來沒人抱怨過累。青春啦啦隊班長張美香:「提重的我們來提,音響方面,是我都拿自己的機器,替他們服務啦。」

 

 

就連姐妹花,77歲的阿雀姐,跟小她2歲的妹妹鄭盛,兩人也一同加入啦啦隊,他們克服年紀跟身體的退化,從開始跟不上節拍體力透支,到受邀在世運演出,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正是青春啦啦隊的不老精神。  

 

 

 

【全文出處:TVBS新聞網】

younga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茱麗葉】的導演沈可尚也來推薦《青春啦啦隊》囉!

沈可尚導演說《青春啦啦隊》是一部非常非常值得一看的紀錄片

在離開戲院後會帶給你滿滿的溫暖與省思唷!

 

younga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eerleading_01.jpg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台南大遠百威秀影城特別邀請華山‧創世基金會服務的獨居長輩於5月2日晚間7點共同欣賞「青春啦啦隊」特映會,除讓獨居長輩有更多與社會互動的機會,也和長輩分享這種充滿活力樂觀的生活態度。

 

當大家以為老人家晚年生活只能下下棋、嗑瓜子、搭公車坐坐博愛座、罵罵國家議題時,高雄有ㄧ群合計超過千歲的阿公阿嬤,穿上青春迷你裙、露出白嫩小肌肉,組織一支勁歌熱舞的啦啦隊。

 

這個啦啦隊年紀最大的88歲,平均年齡70歲,卻有著令人咋舌的爆衝精神,不僅登上高雄世運國際表演舞台,電影人更將這份認真與熱情拍成「青春啦啦隊」紀錄片,5月6日於台南大遠百威秀影城上映。

 

遠東科技大學熱舞社的學生得知訊息後,主動與台南大遠百威秀影城表示願意與長輩來場青春啦啦交流會,選定4/28與華山‧創世基金會的長輩,穿著啦啦隊服裝,現場勁歌熱舞,展現活力。

 

熱舞社的學生並在校園內舉辦募集發票活動,凡集滿56張發票者,即可兌換5月2日青春啦啦隊特映票乙張,並希望藉此行動,為長輩尋找守護天使,加入關懷弱勢長輩行列。

 

台南大遠百威秀影城也邀請大家來欣賞「青春啦啦隊」的同時,並帶著發票到影城將愛心投入愛心發票箱,獻出心力為弱勢長輩加油,為自己也為周遭人的生命圓滿,投注更多關心,詳情請洽愛心專線:06-5895952。

 

【本文出處:NOWnews新聞網】

younga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M05465.jpg  

轉自【中化居家照顧】臉書

 

「你哪一段有哭啊?」

 

「恩....好像很多段耶!...因為像美子奶奶啊,我好捨不得....胡爺爺又讓我好感動...我覺得我好像一直都很想哭!!」

 

「恩,我沒有讓眼淚流下來啦!就默默在眼眶那邊氾濫而已...我有忍住」

(果然男生比較會忍耐!)

 

 

 

這是在青春啦啦隊試映片完後

晚上在中化居家照顧辦公室的對話

 

 

 

 

其實,第一次看青春啦啦隊

是約莫近一年之前的事了

 

當時的版本略有不同

看得我和另一個同事整場又哭又笑,簡直就是老人家說的黃狗撒尿

燈光打開後,在其它陌生的其它企業面前展顯最"面目全非"的模樣

眼睛腫、鼻子紅

不知情的人可能會以為這兩人適逢什麼石破天驚的大變故...

 

 

 

那時,我心中就下定決心

不管我可以影響整個中化製藥關係公司多少

但是我一定要讓我們的服務員、我的爸媽姊妹一起看這部片

 

 

 

怎麼說呢?...

其實因為這份工作的關係

我們看到許多長輩,是因為體貼,而讓自己虛弱...

 

 

這麼說乍聽之下有點難懂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

 

一個奶奶因為眼睛看不是很清楚

為了怕出門跌倒(跌倒的話、就會需要被照顧、會讓子女花錢、會造成家人的負擔)

所以就寧可不出門,於是越來越封閉、委靡

 

老人家不希望被重視嗎?

老人家不希望被愛嗎?

不希望自己有價值嗎?

不希望自己能夠開心、繽紛嗎?

 

 

我們每天都那麼忙,身為子女....我們真正面對、理解了爸媽內心的想法嗎?

 

 

 

 

「嘴上說老...可是心裡其實一點都不想老...」

這句經典的台詞,真的讓我很揪心

 

 

 

「如果可以選擇,沒有人希望自己被照顧」這句話我越來越常掛在嘴邊

 

 

為了滿足子女的期待

不造成家人的困擾與負擔

這就是我們廣大的台灣老人家

 

 

 

 

因為這樣子因素

我們一直好希望

我們看到的老人家開心、睿智、有趣的一面

也可以有更多人看見!

 

 

子女也放下了身邊的忙碌,用另一個角度、欣賞拉拔自己長大的父母親...

 

 

 

 

 

我就在擁著這種掙扎心情的三四年之後

看見了「青春啦啦隊」

 

 

 

像我夢想中的場景一樣

是我一直想"傳達"但做得不夠出色的部分

 

 

 

有初略的接觸紀錄片

就會知道在我們不干涉拍攝對象的情況之下(這可不是寫劇本演員照著演出)

能有這樣豐厚的作品產出...

是多難得的機緣,也是製作團隊多深厚的功力!

 

 

一組好的"拍攝對象"是很難得的

但能夠捕捉著這些熱血的阿公阿嬤

後場的團隊真的好棒!

 

 

 

 

年初的時候,因為邀請楊導與我們一同分享生命的體驗

他也在座談當中放映了青春啦啦隊的十分鐘預告

 

 

 

我站在場地的最後頭

聽見全場歡樂的笑聲

笑完後眼眶帶著淚水

 

 

 

我更確信的知道,這部片一定有很大的力量

可以憾動人心

 

 

不完全是因為我自己總是被那種熱血的事件輕易感動

而是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生命的"韌性"

 

 

 

那是永不放棄的精神

 

 

是一種,雖然我們每個人有一天都會死

但現在我們卻都還活著的這種珍惜

 

 

 

在青春啦啦隊中

我們看見了許多光明的銀髮長者

他們有智慧、人生歷練過的幽默

還有他們對自己生命的主張

雖然固執、雖然令子女有點不捨與擔心

但是把生命的舞台當作最後一個機會般的珍惜

給了我們這些未老的下一代最大的鼓舞和示範

 

 

 

青春啦啦隊本身在表演前,只是自己的啦啦隊

他們幫中華隊加油、幫自己加油

但是,台下的家人,是他們的小啦啦隊,動員起來幫他們加油

 

 

現在,輪到我們進戲院

用更多的陌生人的力量幫這群可敬的阿公阿嬤加油

 

 

到了出完戲院之後

你會發現,

 

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因為,原來這一段旅程繞了一圈

卻又還是阿公阿嬤在幫你我加油

 

 

我們的生命都不知道會有多長

阿公阿嬤身先士卒的示範怎麼樣有活力的面對生命

怎麼樣克服老化帶給他們的影響

積極的活出自我....

 

 

這是我們的未來!

而我們有這麼好的模範

 

 

所以,讓我們一起再次進到舞台的前面

也許燈光剛暗下,你的心還會有猶豫

 

但我相信,在燈光再度亮起之前

這場生命的感動,會帶給你我更多不同的感受。

 

對這群阿公阿嬤獻出你的掌聲吧!

5/6,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場繽紛的生命

younga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大追擊
金馬獎最佳記錄片導演楊力州,帶來最新作品《青春啦啦隊》,準備再一次感動觀眾的心!我愛看電影特別專訪!導演大爆拍攝幕後趣事及小八卦唷!

DSC05194.jpg                            

精彩活動內容:

導演把《青春啦啦隊》定位為一種社會運動,不只想拍給長輩看,更
想拍給每個關心父母的人,以及關心自己退休生活的人看。透過觀影
的過程,提供觀眾看待老年生活的另一種選項與啟發,在未來,為自
己也為周遭人的生命圓滿,投注更多關心。也希望這部紀錄片可以協
助他們,將”活力老化”觀念溝通得更清楚。我盼望,能和所有人分
享這種充滿活力樂觀的生活態度!

DSC05196.jpg                  DSC05204.jpg    

DSC05205.jpg            

小孩要認真唸書、年輕人要努力工作、成年人要組織家庭,難道老年
人就只能等死嗎?這群來自高雄的阿公阿嬤捨棄舒服的搖椅,放棄為
精神糧食的台灣連續劇,決定踏出家門,在炎熱的夏日裡,阿嬤換上
迷你裙,阿公袒露小白肌,組成史上最高齡的啦啦隊!

這群超齡的成員老是記不住舞步,也跟不上節奏,更嚴重的是左邊右
邊都分不清楚。然而,不管日曬雨淋、不顧腰酸背痛,骨頭要散了也
是要盡情地扭腰擺臀和揮灑汗水!

32840.jpg              

32842.jpg        

32844.jpg  

更多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本週五民視 我愛看電影~

 

【全文出處:民視-我愛看電影】

younga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293.JPG  

 

【聯合報╱記者莊宗勳/台南報導】
 
一群相差60歲的啦啦隊員,昨天在中西區威秀影城表演,十分逗趣。80歲的鄭王碧珠第一次跳舞,她穿著制服、拿著彩球又唱又跳,「這輩子就屬今天最年輕。」
威秀影城贈送70張「青春啦啦隊」電影票給南市華山基金會。華山新市區站長詹亨利說,「青春啦啦隊」敘述高雄一群合計超過千歲的老人,組織啦啦隊的故事。希望這股熱情能感染到獨居老人,「勇敢展現青春活力。」

遠東科大熱舞社學生與華山基金會的婦人柯汝宣、鄭王碧珠,昨仿效電影,組成啦啦隊表演。她們年紀最多相差60歲,80歲鄭王碧珠和57歲柯汝宣都是第一次穿上啦啦隊制服,她們說,「不管年紀多大都要勇於嘗試」。
 

【本文出處:聯合新聞網】

 

younga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